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頸椎人工椎間盤與 椎間盤融合術之比較



傳統椎間盤融合
人工椎間盤置換
使用產品
板骨釘及椎體護架 (Cage)
人工椎間盤
適應症
1. 體滑脫
2.
椎間盤退化造成神經壓迫
1. 體滑脫 (grade II)
2.
椎間盤退化造成神經壓迫
優點
1. 穩定椎體,維持椎間盤正常高度。
2.
配合減壓手術,改善神經壓迫症狀。
3.
適用嚴重滑脫及多節手術。
1. 維持頸部正常活動
2.
配合減壓手術,改善神經壓迫症狀。
3.
復原期短,通常隔日即可自由活動,可不必戴頸圈
4.
穩定椎體,維持椎間盤正常高度。
缺點
1. 頸椎活動角度受限。
2.
復原時間較長,必須帶頸圈固定12以上。
3.
容易造成臨節椎間盤加速退化。
1. 需自費,無健保給付。
2.
價格較高。




微創治療--低溫電漿椎間盤減壓成型術 Nucleoplasty


"椎間盤成型手術Nucleoplasty"
或稱 "低溫電漿椎間盤減壓





適應症


經診斷因椎間盤突出造成頸部或背部疼痛及四肢有神經根壓迫症狀

經保守治療無效

經醫師診斷適合椎間盤成型手術








腰椎MRI

頸椎MRI















間盤凸出造成背痛及壓迫神經

椎間盤突出病變





手術方式



患者只需局部麻醉

利用經皮刺針刺入椎間盤

將低溫電漿汽化棒經穿刺針置入椎間盤

汽化椎間盤部份髓核組織以達到減壓目的

移除穿刺針及汽化棒,在傷口貼上紗布或美容膠

觀察60分鐘後可出院回家



                                                                                                           
                                      椎間盤成型手術Nucleoplasty









不適應症


椎間盤破裂

椎間盤突出超過脊髓腔1/2範圍

椎間盤高度小於正常50%

有其他脊椎疾病或感染

其他醫生認為不適合手術知因素







手術優點


門診手術不需住院

局部麻醉風險低

不造成肌肉或骨頭破壞

術後短期可回覆正常生活







術後護理


一個月內不做劇烈運動或抬重物

三個月內不做需彎腰或旋轉脊椎之運動,如打高爾夫球及激烈之球類等

疼痛情況隨著正確之術後保健將持續改善(如下圖)





Prodisc-C 人工椎間盤應用在後縱韌帶骨化症

Prodisc-C 人工椎間盤應用在後縱韌帶骨化症
\
  楊先生是某家知名科技公司負責人,因為長期以來被脖子痛所困擾,曾至台北某醫學中心就診,被告知是因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所致,於是開始做復健治療。起初效果還不錯,逐漸疼痛又加劇, 造成左手整天麻木疼痛甚至無力,他來本院就診經過詳細檢查後確定是頸椎第6/7節後縱韌帶骨化壓迫神經所致。經過神經外科醫師說 明楊 先生決定採用Prodisc-C 人工椎間盤,經過 莊 醫師仔細手術後症狀完全解除,手術後10天 楊 先生就到美國洽商。過了2個月楊先生的重要員工 --- 高女士也發生頸椎椎間盤突出症,經楊先生介紹來同樣用Prodisc-C 人工椎間盤, 也獲得滿意的效果。
Prodisc-C 人工椎間盤是衛生署核准第二代人工椎間盤, 它在裝置上比較簡便,也比較不會乾掉。在台灣已經廣為接受了。它的特色有
1. 維持頸部正常活動
2.
配合減壓手術,改善神經壓迫症狀。
3.
復原期短,通常隔日即可自由活動,可不必戴頸圈。
4.
穩定椎體,維持椎間盤正常高度。

5.
預防上下鄰近節發生退化

微創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



微創治療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更安全更有效的一大進步 ----   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Vesselplasty
   本部落格內從2001年起就提到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微創方法,包括骨泥成形術椎體支架植入術,近年來有有一種能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骨泥成形術----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
    該技術利用半通透的球囊膨脹使骨折椎體復位後再注入骨水泥。它可以恢復椎體的高度和強度的優點,同時又減少骨水泥滲漏造成的併發症。
       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也是X光影像監視引導下的微創手術。在局麻或全麻下,經椎弓根將套管針刺入椎體,置入可膨脹的球囊,使球囊膨脹,恢復椎體高度,將椎體塌陷處撐開,製造一個空腔,再以骨水泥注入球囊填在空腔內,來穩定椎體,讓椎體不再塌陷,注入的骨水泥,一小部份會通過球囊使其沿骨小梁分佈至整個椎體,達到增強椎體強度的目的。
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能夠更好的恢復骨折椎體的高度,矯正脊柱後凸畸形,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並能夠明顯減少骨水泥的滲漏,臨床效果較單純骨泥椎體成形術更為滿意。
  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解除疼痛的原理:
1.
注入骨水泥後使椎體的顯微骨折得到固定,從而恢復了脊柱正常的角度,增加了脊柱的穩定性,有利於緩解疼痛。
2.骨泥凝固產生的熱及其本身的化學特性亦可破壞椎體的感覺神經末梢。
  
球囊擴張併發症的包括骨泥外漏。但發生率較低,骨質疏鬆發生率為2.5% ,低於骨泥成形術一半以上。
X光影像引導下,經椎弓根將套管針刺入椎體,
置入可膨脹的球囊
使球囊膨脹,恢復椎體高度,將椎體塌陷處撐開,製造一個空腔,再以骨水泥注入球囊填在空腔內

由衷的感謝

由衷的感謝


 莊醫師您好
早就該給您寫致謝函了,感謝您施展高超的醫術與細心的照料,讓我在去年動完腦瘤切除手術後即能恢復自如的行動, 不致成為一位拖累家人的病人, 因為有您更證實了小醫院醫生并不輸給大醫院的醫生
再次致上本人十二萬分的感謝
最後祝您
              順心如意
                                                              病患 戴靜君衷心感謝 敬上

非融合微創脊椎手術---DIAM 脊椎穩定系統

非融合微創脊椎手術---DIAM 脊椎穩定系統

使用在腰椎第二節到第五節單節椎間盤退化症,臨床症狀包括:
  • 持續的下背痛
  • 有時合併下肢放射疼痛無力
  • 在極端的病例上同時有坐骨神經痛,背痛甚至造成下肢無力



當椎間盤開始磨損退化漸漸失去做為緩衝吸收壓力的功用反而變成背痛的來源,甚至會壓迫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當進展到嚴重疼痛。 脊椎也失去柔軟度因此這類病患當一天工作完畢,就開始被嚴重背痛所困擾.
屬於脊突間穩定系統
材質為
silicone及外覆以達克龍
治療
椎間盤退化症可提供易彎曲的; 柔韌的; 有彈性的支撐
• 可單獨使用於腰椎第五節及薦椎之間
• 提供融合手術以外的另一種選擇
放在脊突之間做為緩衝減少鄰近脊椎的負荷.
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傷口(微創)就可以完成減少疤恆組織縮短手術時間快速恢復

• 當彎腰及伸展時都有支撐的效果.
有多種大小可根據患者的結構供選擇.• 可保留脊突間韌帶.

澳門鄭小姐手汗症手術記實

澳門鄭小姐手汗症手術記實


   鄭小姐是在澳門大企業擔任公共關係主管要職,但因為從小就有手掌多汗的隱疾,在社交和工作上造成很大的困擾。從網路資訊上 鄭 小姐發現中壢天晟醫院神經外科莊副院長對手汗症經驗豐富,又是用2公釐內視鏡進行微小手術,因此特地在2011年年底, 親自來醫院 和莊 醫師詳談, 徹底瞭解手汗症相關資訊等等。
   到201112月底, 鄭 小姐決定利用今年2012年新春來台灣進行手術。201213鄭小姐和友人來到中壢天晟醫院住院,經過基本檢驗後,在201214接受2公釐內視鏡手汗症手術,手術後鄭小姐原本濕冷的雙手變成溫暖乾燥的手,她非常滿意, 在201215下午就搭機回澳門了。 恭喜她,祝她工作更得心應 !!!!

一位頸椎病患手術前後的進展

一位頸椎病患手術前後的進展


晚上,一位中年男性車禍造成頸椎受傷,四肢癱瘓,手術前家屬在兩邊,焦急如焚,ㄧ度想要轉大醫院,經過我們解說,要搶治療黃金時間不容耽擱。家屬終於同意在本院手術。 晚上9點半進手術室,經過2個小時手術清除壓迫頸髓的骨刺和碎片。
2012.7.26中午病患肌肉力量已經進步到第4級。家屬很感謝

手術前測試

手術後測試

憂鬱症與脊椎疾患

憂鬱症與脊椎疾患


  住在龜山的吳先生,因為腰痛長達八個月,到處求診,吃藥,做復健,醫師都說沒問題,只能吃止痛藥,因為腰痛,造成失眠,逐漸變成憂鬱,醫生又開治療憂鬱症的藥給他,他在台北某著名醫學中心做過腰椎各種檢查: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攝影,治療了六個月,體重暴跌18公斤,走路只能走30分鐘,根本不能工作。
  2012.4月經過朋友介紹他來楊梅找我,我ㄧ看片子,就發現吳先生腰椎第五節椎弓解離(骨折),腰椎電腦斷層檢查也不完整,磁振造影攝影的確沒有神經壓迫,有的醫師建議他,等到雙腿麻痛到不能走路,那時手術就好,我認為:椎弓解離(骨折)如果不手術,將來很大的機會會造成脊椎滑脫,骨刺增生,壓迫神經,如果那時才要手術,恐怕會留下很嚴重的後遺症。何況吳先生已經造成憂鬱症,再等個幾年可能就瘋了。
  吳先生聽我解說後,覺得我說的比較合理,所以在一週後(2012.4月中)就住院接受腰椎融合手術。手術很順利,他的腰痛也逐漸減輕,到了2012年十月回診時,吳先生已經恢復體重,完全沒有憂鬱症的現象,也完全停止服用憂鬱症的藥物。

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真的把壓迫的脊椎撐起來了

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真的把壓迫的脊椎撐起來了
89歲老太太,因為跌倒造成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把椎體壓扁了, 腰痛無法用休息打針吃藥來緩解,
我們在局部麻醉之下,用氣囊成功解除老太太的背痛。

1. 第一張圖: 腰椎第1節壓迫性骨折,椎體壓扁



2. 用氣囊把壓扁的脊椎撐起來了
側面圖:



3. 正面圖:

以微創的手術治療腰椎鄰近節不穩定

以微創的手術治療腰椎鄰近節不穩定




77歲婆婆3年前由我為她進行腰椎第3-4-5節融合手術,一直恢復的不錯,最一年來,多次跌倒,以後逐漸發生上背痛及右大腿麻痛,她回來門診檢查,發現是腰椎第2節和第3節滑脫,骨刺增生。
如果要再次進行融合手術,傷口就要從腰椎第2節一直劃到第5節,才能把腰椎第2節新打的釘子,和原來3-4-5的釘子連接在一起,我想對老太太可能又是一次難過之旅,於是我採用非融合方式,在第2節和第3節之間,裝了一個DIAM這樣傷口就小小的,幾天就出院了,老太太很滿意,直說怎麼比上一次輕鬆這麼多。

新式的椎體護架Cage-材料--多孔鉭金屬

新式的椎體護架Cage-材料--多孔鉭金屬
鉭金屬提供高摩擦係數有助於減少植入物的位移,以及低彈性模量提高負載共用,其平均孔隙率高達 80%,並有一貫的開孔結構,材料亦設計成類似於骨質的結構和力學

性能,為骨向內生長和血管化提供極好的環境。
目前其他材料無法提供類似具有與小梁骨相似的結構、功能和生理機能。
骨小梁金屬材料具有高度多孔的結構和奈米紋理的支柱結構,透過骨向內生長潛力,為骨植入物建立初期適配度和長期生物性附著。骨小梁金屬材料是卓越的骨科植入物固定表面。臨床使用證明,這種創新技術提供卓越的初期適配度和長期的穩定固定。無任何其他多孔材料,能具有與小梁骨如此相似的結構、功能和生理機能。
 應用在脊椎手術中,金屬鉭具有促進骨生長的作用。是最新,效果最好的椎體護架cage材質,在設計上提供了完美的似骨特性,不管是立體結構、開孔率或是彈性係數皆與人體骨非常類似,使骨頭能成功地長入其所提供的骨架中。能讓骨頭生長效果好,縮短病患穿戴背架的時間。
鉭金屬椎籠之特色:
 1.
開放式立體連結架構近似海綿骨
多孔鉭金屬內部呈現一開放且連續的孔隙構造,為一連續12面體且大小平均的孔隙結構。整個結構特色與人體海綿骨極為相似。 
2.孔隙大小與開孔率有利骨頭生長
多孔鉭金屬的平均孔隙大小為550μm,與人體海綿骨的孔隙大小500~700 μm 極為類似。百分之80~85%的高開孔率,提供了有利於細胞及血液流動的介面,當然也塑造出一個適合骨頭生長的空間。

3.硬度與彈性係數接近人體骨
植入物的硬度與彈性細數越接近人體骨,便能將脊椎的受力正常地傳導至骨頭, 提供Load Sharing的功用,創造出一個適合骨頭生長的最佳環境,讓骨頭能長的更好,更有效率。

4. 鉭金屬強度 / 韌性比人體骨更佳
多孔鉭金屬的強度 / 韌性比人體海綿骨佳。較佳的強度 / 韌性,提供融合手術初期一個擁有支撐力的骨架,並且對於長期的bone bridging提供有效幫助 

5. 鉭金屬摩擦力較其他金屬優
為了提供融合手術初期的相對穩定性,磨擦力愈高,穩定性越高。與其他材質比較,多孔鉭金屬的磨擦力明顯地高於其他,孔鉭金屬表面有許多的突起物且有粗操的表面,能提高融合手術的成功率。

機器和手工饅頭的差別

機器和手工饅頭的差別

  今天在楊梅天成醫院為一位83歲阿婆手術,清除她右後小腦約6公分腫 瘤,這種手術我在林口長庚的時候,當然做了好多好多病例,甚至比這位病人困難的也不少,但是這次我在手術前後,突然發現我的心情和在林口長庚醫院完全不 同,以前剛開始學習這方面手術時,因為覺得這是練習的機會而雀躍,後來熟悉手術後,只覺得是一份工作,只要手術順利病患安全就滿意了。
  今 天手術前後我一直有一個感恩的心,感謝阿婆和他家人,包括兩位兒子和一位女兒,他們的年紀都比我大,但是他們也不是傻傻的相信我有手術的能力,阿婆的大兒 子也是上網搜尋我的經歷,又和我談過阿婆的病情,才決定在這家小醫院手術的,不像在大醫院醫師說了算,要願意在這個鄉下小醫院做腦瘤手術,識貨的還真不 多。
  其實以我們醫院雖小卻精美,有足夠的設備和經驗,加上從手術醫師、麻醉醫師一直到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個個都戒慎恐懼的服事著阿婆,難道不如在大醫院治療來的有品質嗎?這就像機器麵包和手工饅頭味道就是差了點。

白挨了兩次手術

白挨了兩次手術


 鄭先生是我們這裡的市民代表. 97年的時候就因為左邊坐骨神經痛來給我檢查,我們診斷他是腰椎第五節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那時就建議他在本院手術,結果他跑到林口找神經外科醫師做了一個顯微手術。症狀好了2年,
    99年又是左邊坐骨神經痛,又來給我檢查,我發現是復發的椎間盤突出,因為碰上地方選舉, 忍耐到100年10月他又跑去林口,這次由骨科醫師做了一個非融合手術。(ISOBAR)花了十多萬,症狀沒什麼改善.
   102年初第三度找我看,照了MRI 發現壓到神經的椎間盤並沒有拿掉,這次他死心了終於給我手術,手術中我從沾黏的一堆結疤裡面,把這個凸出的椎間盤清掉了,他老兄終於脫離夢靨了。這次真的是完全好了。
2013年手術傷口有兩道疤痕                                      2013年第三次手術後

2013年第三次手術前MRI

100年10月在醫學中心骨科作融合手術

2008年在醫學中心神外作顯微手術後之MRI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1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1 
您的症狀和檢查結果有否強烈的關聯?
  許多脊椎患者排拒接受脊椎手術的主要也是根深蒂固的原因,是怕手術造成半身癱瘓,站在脊椎神經外科醫師的立場,雖然我了解發生這種不幸的機率是千分之一, 但是以患者的角度來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就是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因此我在此提出幾點,供大家在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一.您的症狀和檢查結果有否強烈的關聯?
  常看到在大醫院脊椎手術後不理想的病例,多數都是患者的症狀和在大醫院做的昂貴檢查結果不配合,例如:一位五十歲工人,抱怨無法彎下脖子工作,雖然四肢反 射增強,但是他不感覺手腳麻痺無力,也沒有走路僵硬等症狀,只是因為在林口某家大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時,有頸椎狹窄,所以醫師建議做後側椎弓切除術,手術 後他還是無法彎下脖子,於是到另一家醫院做手術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第六七節頸椎沒有手術到,還是頸椎狹窄,於是又有醫師建議他在切除兩節,甚至有醫師建 議他從後側做內固定手術,O! My God !,這麼一來他還能工作嗎和我住在同一社區內的張老先生,抱怨四肢偶而會麻麻的,但是一樣感覺神經正常沒有手腳無力,也沒有走路僵硬,還天天去爬山健行,他在台北某家大醫院做核磁 共振檢查時,同樣有頸椎狹窄,所以醫師建議做後側椎弓切除術,他來請教我的意見,我建議他小心別跌倒除,非發展到手腳無力或是走路僵硬才考慮手術,到今天 為止,又過了七年,這位張老先生活的好好的.從這兩個例子看到一個是白挨手術了,另一個不手術也不需要手術,如果患者的症狀和檢查結果不配合,手術不但冒險,而且也不會改善症狀.
 ------- 中壢天晟醫院醫療副院長兼神經外科主任 莊活力醫師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2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2 要注意為您安排手術的醫師是否能親自為您手術.
  我在醫學中心打拼了十二年,看遍各種所謂的大牌名醫,不僅門庭若市,而且每次手術都排了十幾位患者,但因為大排醫師要準時下班,所以同一時間在三到四個手術室內,都是同一位大牌名醫的病人在手術,想想看,一位患者手術時間需要3-4小時以上,大牌醫師如何能親自同時為這三到四個病人手術呢? 實情是由住院醫師或總醫師來手術,反正麻醉以後,患者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在手術呢!這樣手術的品質可想而知.
 
我的理念是,手術是一條單行道,如果手術不理想,很難補救,病患來找我手術,必須給患者一個最大的機會,我很不願意由住院醫師或總醫師來手術,由於醫學中心負有教育住院醫師和總醫師的責任,因此我常常陪著他們一起手術,這樣同時可以教育住院醫師和總醫師,又能保障病患的權利中壢天晟醫院,教育住院醫師和總醫師的責任較少,因此我可以全心全力完成手術,使其盡善盡美.

蘋果日報
2013年04月04日

同時開5台刀 名醫被控詐欺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 3 --在大醫院手術有比較好嗎?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 3 --在大醫院手術有比較好嗎?
  正如我之前所述,由於醫學中心負有教育住院醫師和總醫師的責任,因此必須讓他們有手術的經驗,某些偷懶的主治醫師就有理由的躲在辦公室,讓菜鳥們去摸索,置患者安危不顧.當有些患者要求轉診到醫學中心去手術時,我也不便勸阻,我只能祈禱他們能由合格的醫師手術,而不是成為某位菜鳥練習的材料.
 
自從健保制度實施以來,醫院為要縮短病人住院天數,設下各種疾病標準住院日數,如果病人住院超過標準住院天數,醫院行政方面就會叫醫生寫書面報告,或是不給醫師診療費,逼的醫師只好叫病人早早出院,因此發生許多病人回家後問題才浮現,又回去住院或是病情惡化.在中小型醫院因為床位不像大醫院擁擠,所以在住院日數上會較放寬,比較不會趕病人出院,醫療品質比較好.同樣的,在門診大醫院擁擠,醫師沒時間詳細問診,只好靠儀器掃描,病人也無法了解自己的病情,所以發生"三長一短"..在中小型醫院門診量較少不像大醫院擁擠,所以醫師比較有時間詳細問診檢查解釋病情,醫療品質比較好.
 
中壢天晟醫院脊椎手術所需要的設備相當齊全,我們在這裡能執行大多數的脊椎手術,因此我鄭重呼籲患者可以就近接受由專科醫師親自為您手術,而不需要千里迢迢的去當實驗品.

---------- 中壢天晟醫院醫療副院長兼神經外科主任 莊活力醫師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4

接受脊椎手術前必須三思的問題-4 
您的醫師是否趕得上時代的潮流,可以提供您最新最好的治療方法
  很多患者都仰慕到大醫院找名醫,卻不知道有一些所謂的名醫,他的知識及技術還停留在20世紀,不僅不懂最新的治療趨勢,從他們的心理還強烈排拒新治療的方法,
 
舉例而言:我在新竹遇到一位聯電主管,他因為跳水傷到頸椎,經過我的診治,發現他的問題在頸椎第一二節先天性狹窄加上受傷,以致傷到頸髓,同時頸椎第五六節略有椎間盤突出,我建議他先做頸椎第一二節減壓手術加上後位固定術以免發生半身癱瘓.後來他到林口某醫學中心,那裡的名醫建議他做頸椎第五六節椎間盤切除術,但為建議如何治療更急迫的頸椎第一二節滑脫.可能這位名醫太忙了,忽略這位科技新貴頸椎第一二節的問題的嚴重性遠超過頸椎第五六節椎間盤突出;這位新貴又到台大醫院,求診於另一位名醫,他也同意這位新貴的主要問題是在頸椎第一二節狹窄及滑脫,但他建議作枕骨到第四頸椎切除及鋼環鋼索固定術,這種手術法在今天的醫學上已是較落伍的方法,表示台大名醫不熟悉頸椎第一二節減壓手術加上後位固定術這種較新的手術法,因為頸椎第一二節骨釘內固定術需要較高的技術,台大名醫不見得有經驗.
 
以腰椎椎體護架的手術適應症為例,很多神經外科及骨科醫師只知道其中1,2項適應症,完全不知道在教科書及文獻上提到多於9項的適應症,這樣一來不僅他們的患者在手術後可能會復發,還排擠如我等熟知這項手術及適應症的專家,可見大醫院名醫對治療脊椎問題的觀念,可能還很落伍呢!
       -------中壢天晟醫院醫療副院長兼神經外科主任 莊活力醫師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天晟醫院完成多例 頸椎人工椎間盤

中壢天晟醫院於 9643 進行了本院首例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手術,患者是32歲女性,因右上臂放射狀痠麻疼痛無力,經過詳細檢查包括頸椎核磁共振掃描發現頸椎第
.六節椎間盤突出經過藥物復健無效後接受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及神經根減壓手術,手術後上肢放射狀疼痛立時改善,且術後因頸部活動自如並不受限至,恢復後情況比傳統手術病患快速且良好。

從96年起陸續又有多位頸椎患者在本院手術,並置換人工椎間盤,效果都十分滿意。
頸椎退化產生骨刺是每個人在老化過程中必然的. 如 果沒有壓迫神經倒可以相安無事,然而事與願違之際,藥物復健無效之時,患者就得面對手術清除骨刺的考慮了。傳統的頸椎椎間盤手術完成後,會在原來椎間盤的 空間植入從病人腸骨取出的骨頭或鈦金屬支架以維持原來椎間盤的高度,同時造成骨融合,手術的這節融合就失去活動的功能,原來負荷的重力及扭力,也會轉移至 它的上下節增加了其他節日後加速退化的機會。爲改善這兩個主要缺點又能恢復椎間盤原有的功能,人工椎間盤因此順勢而生。
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是由美國神經外科醫師Vincent Bryan1990年設計發展,它有一個聚氨酯之核心,外部上下兩面都為鈦合金外殼包覆,經過無數次深入之生物力學與與動物實驗後,於20001月首次將Bryan Disc植入體內。目前全世界已超過12,000病例接受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手術,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20046月通過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之許可証,中華民國衛生署於952月通過國內許可證
頸椎人工椎間盤主要的適應症:退化性頸椎病變所造成之頸椎神經根或髓質病變,由於它符合人體力學,是治療頸椎手術的明日之星。 陸續又進行了幾位人工椎間盤植入手術.效果很好.本院陸續引起新一代的人工椎間盤 如Activa-C , Prodisc-C.等...

神經外科專業網站更新了

http://www.tcmg.com.tw/%E7%A5%9E%E5%A4%96www/index.html